文章目录:
- 1、栈桥是什么意思?
- 2、青岛栈桥景点介绍
- 3、关于青岛栈桥的历史资料和小故事
- 4、栈桥的读音和意思是什么
- 5、栈桥是什么意思
- 6、青岛栈桥历史
栈桥是什么意思?
栈桥:形状像桥的建筑物,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用于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或专供施工现场交通、机械布置及架空作业用的临时桥式结构。
基本释义:火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的一种构筑物,形状略像桥,用于装卸货物,港口上的栈桥也用于上下旅客。栈桥拼音 [ zhàn qiáo ]zhàn:声母zh,韵母an,读第四声。qiáo:声母q,介母i,韵母ao,读第二声。
栈桥的读音是zhàn qiáo 意思:形状像桥的建筑物,建在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用于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解释】:火车站、港口或厂矿的一种建筑物,形状如桥,用于装卸货物。港口上的栈桥也用于上下旅客。
栈桥的意思是形状像桥的建筑物。在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用于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或专供施工现场交通、机械布置及架空作业用的临时桥式结构。
栈桥释义:形状像桥的建筑物,建在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用于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栈桥矗立青岛前海沿已经百余年,历经沧海桑田、历史巨变,见证了青岛这座城市的百年风云,是青岛的历史见证者,一座栈桥浓缩了青岛的近代史。
zhanqiao栈桥:形状像桥的建筑物,建在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用于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
青岛栈桥景点介绍
青岛栈桥全长440米,宽8米,钢混结构。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建有民族形式的两层八角楼,名“回澜阁”,游人伫立阁旁,欣赏层层巨浪涌来,“飞阁回澜”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
青岛栈桥由回澜阁、中山路、小青岛、海水浴场等景点组成。在举世闻名的青岛啤酒的标签上,镌刻着青岛时代的栈桥。青岛栈桥长440米,宽8米,钢混结构。
栈桥临近繁华的中山路和青岛火车站南站,是青岛市区客流量最大的景区。周边尚有天主教堂、1907光影俱乐部、邮电博物馆等可顺路就近游览。
青岛栈桥五一开放吗栈桥开放时间全天开放栈桥门票免费景点介绍回澜阁位于青岛市南区海滨,与小青岛隔海相望,北端与中山路直线相连。它被认为是青岛的重要标志。这个亭子是两层八角形的亭子。
关于青岛栈桥的历史资料和小故事
1、青岛的栈桥历史悠久,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可以说青岛的百年兴衰荣辱、历史变迁尽收她的眼底。
2、青岛栈桥,俗称前海栈桥、南海栈桥、大码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海滨,青岛湾北侧,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北端与中山路成一直线相连,被视为青岛市重要标志。栈桥是青岛的象征。
3、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栈桥,1893年竣工,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
栈桥的读音和意思是什么
1、栈桥拼音 [ zhàn qiáo ]zhàn:声母zh,韵母an,读第四声。qiáo:声母q,介母i,韵母ao,读第二声。
2、栈桥的读音是zhàn qiáo。zhàn,声母zh,韵母an,声调四声。qiáo,声母q,介母i,韵母ao,声调二声。栈桥是在桩上或墩柱上设置梁、板系统而构成的排架结构。在使用中,有时将连接码头与港口陆域的栈桥称为引桥。
3、栈桥 [ zhàn qiáo ]zhàn:声母zh,韵母an,读第四声。qiáo:声母q,介母i,韵母ao,读第二声。基本释义:火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的一种构筑物,形状略像桥,用于装卸货物,港口上的栈桥也用于上下旅客。
4、栈桥 【拼音】:zhànqiáo 【解释】:火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的一种建筑物,形状略象桥,用于装卸货物,港口上的栈桥也用于上下旅客。
5、zhàn qiáo 栈桥释义:以栈桥与岸相连的离岸码头。 适应大型油轮和矿石船停靠。有的建在开敞的深水地区。用桩架支承的透空式轻型码头,亦通称为“栈桥码头”。相关古诗:逆浪舍舟湖水阔,入林跨马栈桥通。
栈桥是什么意思
1、基本释义:火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的一种构筑物,形状略像桥,用于装卸货物,港口上的栈桥也用于上下旅客。栈桥拼音 [ zhàn qiáo ]zhàn:声母zh,韵母an,读第四声。qiáo:声母q,介母i,韵母ao,读第二声。
2、栈桥:形状像桥的建筑物,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用于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或专供施工现场交通、机械布置及架空作业用的临时桥式结构。
3、栈桥的读音是zhàn qiáo 意思:形状像桥的建筑物,建在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用于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解释】:火车站、港口或厂矿的一种建筑物,形状如桥,用于装卸货物。港口上的栈桥也用于上下旅客。
青岛栈桥历史
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于1901年5月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在南端钢制桥架上铺设木板,并建轻便铁轨,将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
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长虹远引”之美誉。栈桥初建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是青岛最早的码头。经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现宽8米,全长440米。
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有一个便是栈桥了。以前有叫它大码头的还有叫南海栈桥的,当时对它有很多的称谓。
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是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和著名风景游览点。青岛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
栈桥的由来与历史:1891年清政府下诏书在青岛(时称胶澳)建置。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长200米,宽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