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塔西佗是谁

塔西佗是谁

admin 2025-04-0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文章目录:

什么是塔西陀效应

塔西陀效应指当失去公信力时,不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说假话,做坏事。从李维到塔西佗,罗马的史学又产生了一次飞跃。塔西佗的史学比起李维来发展得更加成熟,代表了罗马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塔西佗陷阱是指当一个人不受欢迎的时候,不论决策的好坏,都会得罪其他人。“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这一概念最初来自塔西佗的《塔西佗历史》,是塔西佗在评价一位罗马皇帝时所说的话。

公信力消失的效应指塔西陀效应。根据相关资料信息,塔西陀效应是诚信体系故障,社会秩序混乱的体现。该效应指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做任何事情,都会被认为是在说假话、做坏事。

塔西佗效应,当失去公信力时,不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说假话,做坏事。

塔西佗陷阱指的是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做好事还是坏事,说真话还是假话,都会遭到民众和舆论的质疑。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

后被引申为一种社会现象,指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塔西陀的著作

1、约79~81年,完成第一部作品《演说家的对话录》。公元98年,著有其岳父的传记《阿格里科拉传》和《日耳曼尼亚志》,是有关不列颠和日耳曼历史不可多得的材料。主要代表作为先后完成的《历史》和《编年史》。

2、代表作《编年史》、《历史》,被誉为“惩治暴君的鞭子”。

3、公元1世纪的罗马史是靠塔西佗的两部长篇历史著作《历史》和《编年史》才得以流传下来,这两部作品也最能反映塔西佗的政治态度、史学观点与文采风格。

塔西陀的生平

1、塔西佗生于公元56年或57年,出生于外省一个罗马骑士家庭,可能是意大利北部或西班牙,在有些信件中他的名字叫斯道尼乌斯·阿波利纳里斯,另一些作品中叫盖伊乌斯,但在他主要的作品中都叫作普布利乌斯。

2、普布里乌斯塔西佗(TacitusCornelius,约55 -120 )是古罗马伟大的历史学家、散文家和演说家。 关于他的生平几乎没有什么记载流传下来,仅能从他的巨著和他与朋友的书信中获知一二。

3、科尔涅利乌斯塔西佗(约公元56——120年)是罗马帝国时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他在罗马史学上的地位可以与修昔底德在希腊史学上的地位相媲美。他的出生地不详,大概在山南高卢或那尔旁高卢,家庭富有。

4、塔西陀(约56~120)是罗马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演说家。生平材料甚少,可能生在高卢行省的贵族家庭中,早年跟随一些著名教师学习文学、修辞学、法律、演说术,为后来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意识打下基础。

塔西佗陷阱是西方什么里的一条定律

“塔西佗陷阱”即Tacitus Trap,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通俗地讲就是指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这个卓越的见解后来成为西方政治学里的定律之一:“塔西佗陷阱”。

这个卓越的见解后来成为西方政治学里的定律之一:“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可以解读为:“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可能是嫌不够高大上,这个词最后被冠以“西方著名政治学定律”。

著名的政治学定律“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通俗地讲,就是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