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22修订)
-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 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018修正)
- 5、我国计量法规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 6、计量法是何时发布,何时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22修订)
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按照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本细则制定而成。 国家推行法定计量单位体系,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按照国务院关于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相关规定执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是1987年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1987年2月1日由国家计量局发布的有关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规定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和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废除办法等细节的法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于1987年1月19日国务院批准发布,最近一次修订于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令第752号。该细则详细规定了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的相关事项,以及计量器具的管理、计量监督与法律责任等内容,旨在确保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是1987年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1987年2月1日由国家计量局发布的有关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规定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和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废除办法等细节的法律。该实施细则历经四次修订,最新修订版本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1、第一条 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制定本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
2、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第三条 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应当废除。
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以及量值的准确性。这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准确的计量是市场交易公平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计量法的主要内容:该法律对计量的管理、监督、实施等各个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4、主要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是我国计量工作的根本法规,旨在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这部法律明确了计量的基本准则,规定了计量器具的管理、检定和使用要求,以及计量监督和法律责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于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历经五次修正,最新修正本于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生产和贸易的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定的法律。此法对我国的计量工作起着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3、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第三条 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应当废除。
4、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按照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计量法,经过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审议,于1985年9月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会议上宣布通过。这部法律的重要里程碑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第十二次会议上确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018修正)
1、第二章 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第五条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于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历经五次修正,最新修正本于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3、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按照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生产和贸易的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定的法律。此法对我国的计量工作起着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5、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和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废除办法,按照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我国计量法规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1、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它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计量法、计量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计量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2、我国计量法规体系包括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全国性的单项计量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故选项A、C正确;还包括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门计量管理办法,故选项B正确;还包括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计量管理办法,故选项D正确。
3、力学计量是涉及质量、力值、密度、容量、力矩、机械功率、压力、真空、流量以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硬度等量的测量。如市场上的公平秤、电子计价秤、水表、燃气表、出租车计价器等准确与否都是由力学计量来保证的。
4、第一是法律,即(计量法);第二是法规,包括国务院依据(计量法}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如(计量法实施细则)。帽防计量监视治理条例)、(进口计量用具监视治理办法)等,迄今共有八件。其次还包括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计量法规;第三是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计量法是何时发布,何时实施的?
1、计量法是1986年发布的,并于同年开始实施。计量法是调整计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包括计量立法、计量管理、计量监督以及计量法律责任等。该法的发布和实施对于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有着重要的意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于1987年1月19日国务院批准发布,最近一次修订于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令第752号。该细则详细规定了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的相关事项,以及计量器具的管理、计量监督与法律责任等内容,旨在确保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是1987年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1987年2月1日由国家计量局发布的有关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规定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和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废除办法等细节的法律。该实施细则历经四次修订,最新修订版本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4、《计量法》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85年9月6日,这一天它正式公布。这部法律的实施日期是紧接着的1986年7月1日,标志着我国计量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的崭新阶段。
5、计量法是在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该法律自198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6、年9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标志着我国计量法制建设的正式起步。1987年2月1日,国家计量局发布的《计量法实施细则》进一步充实了这一法制体系,强调了我国对计量单位的管理原则,即采用国际单位制,并明确了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地位,非法定计量单位应予废除。